仓储管理系统篇1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物流仓储;无线射频识别;WSN;EPC
[DOI]10.13939/ki.zgsc.2015.11.024
物流行业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控制着原料、成品和信息的流转,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尤其是物联网概念的兴起,现代物流体系与秩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仓储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历来是厂商、库管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物流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仓储管理中伴随订货、入库、管理和出库的事件而产生大量伴生信息,数据操作次数多、数据规模大和信息内容多样。
因此,伴随着新兴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如何更加高效地对仓储货物进行管理和调配管理、压缩出入库流程,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率,对于提高企业和物流商家自身竞争力具有关键意义。
1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状况
“物联网”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99年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与网络国际会议,当时的定义为“基于互联网、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产品电子代码(EPC)标准,构建的实现全球物品相关信息实时共享的互联网”,即简称为“物联网”,后来随数字通信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加入,丰富和发展了物联网的概念。
国内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高度关注,2009年总理考察无锡市高新微纳工程中心时,提议在无锡市建立传感网络中心,大力发展物联网,此后关于物联网发展的一些积极举措与相关政策纷纷出台,加速了我国物联网技术和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逐步形成RFID、M2M、传感网等三种形式的物联网模式,初步实现了物品与互联网信息交互通信、定位跟踪、智能识别监管的网络构架。
2物联网仓储物流系统的架构与关键技术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物流仓储、智能楼宇、城市部件维护、城市自来水管网与智能电表等居民基础设施和医疗信息管理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但考虑到物联网技术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行业规范、研究和应用均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情况,应首先明确当前物联网体系的构架情况。
物联网技术的网络构架体系基本分为三个层级,即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层。物联网感知层主要由传感器信息采集设备、数据至网关间传感器网络与其他智能终端构成,具体来说包含M2M终端、RFID无线射频读写器、传感器与网关、摄像头等部件,其中RFID技术因为技术成本较低、手持终端简单,从而大大提升了货物分拣与选择效率,成为目前国内仓储管理行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技术,年均增长率在18%以上,同时传感器终端有时根据货物种类的差异,常常会采用不同的类型,譬如农产品冷库又经常会用到温度、适度传感器;物联网网络层是依托现有互联网络与通信网络,结合物联网信息管理控制中心,完成货物商品的信息查询、发送、存储与更新管理职能,其中心特征就是网络化和智能化;物联网应用层主要是根据信息控制中心的监管数据,通过具体的终端或传感设备,完成交通、环境、医疗信息的共享使用,目前物联网应用层面开发的广度和力度仍不够深入,基本停留在商品货物自动识别、感知与定的层面,在深层次数据挖掘、网络信息融合、专家决策系统与智能调度方面的具体应用,还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
当前国内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多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相关的EPC物联网络,数据传输多采用无线通信模式,现代物流仓储系统可通过对WSN无线感知网络与EPC技术进行融合,优系统的数据流与系统架构。
WSN(WirelessSensorNetwork),即无线感知网络,通过布设安装在待监测区内的多源传感设备节点,以无线通信的方式组成一个数据采集、感知、监管的信息网络。智能仓储系统设计时可通过无线感知网络WSN与EPC进行技术融合,利用WSN网络进行物联网中EPC数据的传输,完成节点信息的无线通信,提高WSN数据传输稳定性的同时,还降低了EPC数据传输的运营成本。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采用无线射频电磁波信号来识别特定受众目标(EPC数字标识)并完成相关数据的读写工作,无须系统与目标间的机械或光学触碰,进而达到信息识别的功能;EPC(ElectronicProductCode)数字标识,即产品电子代码,建立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条形编码的基础之上,可对物流产品供应链的对象(货物、货架、货盘与位置等)存储在RFID标签上,读取时即可完成动态数据连接,然后通过EPC这把数字钥匙获取相关信息;EPC中间部件,用户可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来开发定制、集成EPC部件,而其中最核心的部件便是EPCGlobal公司提出的应用层事件ALE(ApplicationLayerEvents),有效收集、传送EPC数据,ALE事件有助于RFID终端使用者自由选择所关注和希望接收到的RFID信息数据,避免数据冗余的发生,EPC服务主要完成中间部件信息存储与信息的秘钥查询,实现物联网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
物流仓储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进步,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大致为人工机械联动、自动化和智能化仓储。其中,智能化仓储是在自动化仓储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相关信息决策系统整合集成而组建,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通过EPC与WSN节点融合,推进物联网技术的更新发展,既可以传输阅读器扫描的货品EPC电子标签身份认证信息,又可以传送传感器所监测到的仓储环境实时动态变化信息数据,系统结构设计为网状树形自组织结构,从而较少单一组织节点损坏或故障对整个传输网络的影响,实现仓储物流系统的多源感知、动态监控、实施调度与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物流系统
物联网技术是自能化仓储物流的技术支撑,通过互联网将不同的物体进行信息联通共享,使仓储的货物可被远程感知与操控,构建现代智能物流仓储配送方案。现代物流的发展,对现代化智能物流仓储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不单单要能完成出入库、移动调拨、货物盘点、退换货与基本报表功能,还要适应时代技术需要,满足仓储环境湿度、温度,甚至光线、火灾等多源传感器的监测需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仓储系统主要分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部分。硬件平台主要为支撑和维护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多种硬件设备、传感器与工具等,是仓储系统的基础;软件平台主要为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根据现代物流仓储的业务数据流要求,对数据、资源、事件、货品与人员等调度与指挥,维持人、财、物的高效有序运转,并使整个仓储货物间与互联网间相实现网络对接,将货品基本信息传送至物联网中,进行在线操作与查询。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之中货物的基本处理流程为:
(1)货品入库。利用RFID射频技术完成待入库货品的EPC电子标签身份认证,读取货品的基本信息,同时以WSN节点将货物信息上传至数据库管理中心实现货品入库登记、分析适宜的货架仓位、优化配置传送线路,最后向移动机械(例如移动叉车)货品传送指令,通过传感器对货物定位跟踪,跟踪信息也采用WSN进行数据传输,直至货品入库放置于预订的适宜仓位。
(2)货品出库、库存盘点、移动调拨。通过管理系统平台,对库存货品实现内部操控处理,涉及对象指引到位监督、物品识别与数量自检、移动调配退货与报废信息上传等功能基本指令,这些指令与数据的传输,均依赖WSN节点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流传输,实现调运机械硬件与仓储管理软件的物联结合,通过实时数据回传,判定货品的处理状态。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建立了物联网仓储物流系统,尽管处于初级的阶段,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应。例如济宁金乡建立的“物联网大蒜冷库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冷库内的湿度、温度、CO2等指标完成在线监测、无线传输,主控中心与设定的指标参数进行对比,自动冷库的加温、除湿、通风等指令,完成系统的自动运行;嘉兴电业局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大小型燃料库房间的远程信息交互,堆垛机自动存取货物等功能,实现了燃料库间的物质资料智能调配。
4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仓储物流的展望
本文通过阐述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物联网设计的EPC、WSN等数据传输与感知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架与运作模式,并根据社会中已存在的物联网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案例,分析了物联网技术普及应用的现实意义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无线感知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成熟,物流仓储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不断更新发展,为构建“智慧物流”提供了软硬件条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同时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当前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仍处于较为低端的阶段,数据的采集传输、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的加密安全等方面还不甚成熟,离现代“智慧物流”、“智能仓储”的要求还差距很大,在以上方面还存在探索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晓川.现代仓储物流技术与装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6).
仓储管理系统篇2
关键词:仓储物流;储位分配;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2-0000-02
Automated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StorageAllocationLogicStudy
XiongGang
(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Informationin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Chengdu610036,China)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helogisticsindustryandthewide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warehousingandlogisticshasbecomeoneofthecoreofthelogisticssystemisanimportantpartoftheenterprisematerialflowinthesupplychain.Andreasonableforthewarehousestorageallocationoptimizationisaveryworthyofstudy,itcanshortenthegoodsoutofstoragethedistancetraveled,reducingoperatingtime,totakefulladvantageofwarehousestoragespace,toimproveefficiency.
Keywords:Warehousinglogistics;Allocationofstoragespaces;Basicprinciples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对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提高城市经济的国际化、信息化、自动化、市场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和深化,使得仓储成为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仓储系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合理的对仓库进行储位分配优化就是一个相当值得研究的课题,它可以缩短货品出入库移动的距离、减少作业时间、能充分利用仓库的储存空间,以提高效益。
一、储位分配的基本原则
储位分配是指在储存空间规划设计后,将货位按一定的方式和原则分配给货物储存。在储位分配中必须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相应的实际分配模式。
1.产品相关性原则产品相关性大的,通常会被同时订购,也就是同时进出仓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为缩短拣货时间和搬运路径,并简化清点工作,可以将其尽可能地存放在相邻位置产品相关性大小可以通过订单上反映的信息分析出来。
2.以周转率为基础的原则根据商品在仓库存放的平均时间确定其周转率大小,存放的平均时间越短,周转率越大,再按周转率大小排序,然后将排序结果分段或分列。将周转率大的商品储存在接近出入口处,周转率小的商品存放在远离出入口处。
3.以商品特性为基础的原则以商品特性为基础,即将同一种货物储存在同一保管位置,产品性能类似或互补的商品放在相邻位置。
4.先进先出的原则先进先出即指先入库的商品先安排分拣配送,这一原则对于寿命周期短的商品尤其重要,如食品、化学品等。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必须注意在产品形式变化少,产品寿命周期长,质量稳定不易变质等情况下,要综合考虑先进先出所引起的管理费用的增加。而对于食品、化学品等易变质的商品,应考虑的原则是“先到保质期的先出货”,一般在保质期到期前大概3个月就必须考虑退货或折价处理。
5.商品体积、重量特性原则在仓库布局时,必须同时考虑商品体积、形状、重量单位的大小,以确定商品所需堆码的空间。通常,重大的物品保管在地面上或货架的下层位置。为了适应货架的安全并方便人工搬运,人的腰部以下的高度通常宜储放重物或大型商品。
二、以某图书物流中心为例分析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储位分配逻辑:
货品入货验收时以一个商品本次验收总量扣除直配量后的余量作为入库的数量,该数量按照如下逻辑顺序进行指派储位:
1.最优先逻辑:
根据储位分配规则,设计系统的储位分配逻辑如图1.
图1
a.判断该商品是否有绑定储位,如有绑定储位,则全部无条件指派到绑定储位;
b.该商品是否有拣货储位,如有拣货储位,则指派可入库量到该拣货储位;
c.该商品物流分类是否是异形,如是异形,则只能指派到异形储位(异形的储位的物流分类设定值为异形的前两码);
d.该商品是否有返品预派量,如有预派量,则优先按照预派量指派储位(预派量只针对返品验收时使用)。
2.商品在入小量区逻辑:
商品在小量区的储位指派逻辑如图2.
图2
a.按照业务类型确定可以入小量区的量和是否指派拣货储位:可以入小量区的量=该商品对应的业务类型能指派到小量区的最大件数―该商品在小量区已有库存量;
b.判断该商品可以入小量区的总量后的余数是否≤尾数(余数=本次入库总量―可以入小量区的量),如余数≤尾数则一并指派入小量区,则:入小量区的总量=可以入小量区的量+符合条件的尾数;
c.按照该商品所属物流分类确定储位范围:只能指派储位属性中物流分类与商品一致的储位;
d.按照入小量区的总量确定储位的级距范围:只在级距范围对应的储位中寻找储位;
e.如可以指派拣货储位则优先指派拣货储位,如不能指派拣货储位则直接指派保管储位;
f.按照一个商品可以占用储位数的参数确定储位个数;
g.优先指派原有库存储位:如原有库存储位容积已满则指派新储位;
h.如没有库存则优先指派空储位,如各分区均有符合条件的空储位,则依照分区顺序每区轮流指派一个商品,如没有空储位则优先指派本级距范围内容积空余最多的储位,但是不能超过该储位品种数的限制;
i.商品指派进储位时数量的计算:指派数量=(该储位的最大容积×该储位的空隙比―该储位已有品项的总容积)÷该商品每本的容积;该商品指派进该储位后,如还有余数,按照余数上下限的参数,判断是否指派到该储位;
j.如小量区全部符合上述条件的储位均没有,则依照分区顺序取每区最后一个储位轮流指派一个商品。
3.入中量区逻辑:
a.按照业务类型确定可以入中量区的件数和是否指派拣货储位,可以入中量区的量=该商品对应的业务类型能指派到中量区的最大件数―该商品在中量区已有库存量;
b.判断该商品可以入中量区的总量后的余数是否≤尾数(余数=本次入库总量―可以入中量区的量),如余数≤尾数则一并指派入中量区,则:入中量区的总量=可以入中量区的量+符合条件的尾数;
c.按照该商品所属物流分类确定储位范围:只能指派储位属性中物流分类与商品一致的储位;
d.按照入中量区的总量确定储位的级距范围:只在级距范围对应的储位中寻找储位;
e.如可以指派拣货储位则优先指派拣货储位,如不能指派拣货储位则直接指派保管储位;
f.按照一个商品可以占用托盘数的参数确定储位个数;
g.优先指派原有库存储位:如原有库存储位容积已满则指派新储位;
h.如没有库存则优先指派空储位,如各分区均有符合条件的空储位,则依照分区顺序优先指派一个分区的储位,直到该分区已没有空储位再指派第二个分区。
4.入大量区逻辑:按照业务类型确定可以入大量区的总,余量则直接指派入立。
三、结论
本文根据自动化仓储系统中储位分配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实际仓储操作的一些特点,分析在仓储入库验收时的储位分配逻辑结构。储位分配只是分析设计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一个点,当今物流业需要的是构建一个能使仓储物流管理自动化、高效化、及时性得以合理实现的信息系统,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仓储物流成本。
参考文献:
[1]马永杰,蒋兆远,杨志民.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仓库的动态货位分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3):415-421
[2]胡列格,胡建国.配送中心储位分配决策方法的动态研究.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第20卷第2期
[3]王晓东,胡瑞娟.现代物流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王尧.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0
仓储管理系统篇3
关键词:仓储管理;信息系统;SOA
中图分类号:E233文献标识码:A
仓储管理是军事物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更是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军用物资具有存储周期长、平时流动性小、战时流动性呈指数上升的特点。因此,仓储管理工作在军事后勤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但军用物资存储于不同的后方仓库,储存地域分散,传统的仓储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低,数据共享困难,管理费时费力,无法实现精确保障、快速保障。虽然近年来我军加大了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使用了许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但因为没有统一规范,各仓库自行发展,缺少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数据规范,导致目前各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使用平台不兼容,互联互通性差,“信息孤岛”大量存在,“烟筒”林立。如何集成现有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军队后勤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能够适应军事领域内复杂、异构、多变的应用需求,在改造现有系统、数据库融合方面可为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1面向服务架构(SOA)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是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体系结构,是一种分布式的软件架构模型,具有粗粒度、松耦合、自治性、可组装等特点,其核心是服务。相比以往的方法,SOA最鲜明的特点是更强调标准、更贴合业务,其所依托的以WebServices为代表的技术,可使得各部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SOA以服务为核心来封装业务流程和应用系统,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可实现更高级别的重用,解决了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的相关性。
SOA的基本架构主要由服务提供者、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注册中心三类参与者和注册、查询和绑定调用三类基本操作构成(如图1所示)。
(1)服务请求者。服务请求者可以是一个应用程序或软件模块,也可以是需要另外一个服务的服务;它通过传输绑定服务,执行服务功能,发起对服务中心的服务查询,根据服务接口的标准格式请求服务。
(2)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者是一个实体,它接受和执行请求者的请求。它首先将自己的服务和接口标准到服务注册中心(UDDI),以便服务请求者可以发现和访问该服务。
(3)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注册中心是SOA的核心平台。它包含一个可用服务的存储库,所有的服务请求者可以并且必须通过它来查找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所有的服务都要被服务提供者在该中心注册后才能被服务请求者发现。
SOA非常适合现有系统的集成,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SOA的实际应用,SOA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完全可以使用当前流行的C++、C#、Java等编程语言来开发SOA系统的服务,再遵循WebServices、CORBA、DCOM等分布式技术的要求来完成系统部署;或者直接采用.NET和J2EE平台来完成SOA系统开发;也可以使用网上提供的一些开发工具进行开发。总之,只要标准统一,实现SOA系统的方法很多,用户应根据自身技术条件选择。
2军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目前,大部分军队后方仓库已经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建立使用了自己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子系统,但由于各仓库之间的信息化发展历史不同,所使用的信息系统技术实现方式差别大,根本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直接影响后勤保障能力的提升。所以,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进,能整合的整合,不能整合的重新设计开发,节约开发成本。
2.1业务流程分析
后方仓库担负着军用物资的存储保管,经常进行物资收发作业。当仓库业务部门接到上级的物资调拨单后,制定出入库指令下发到保管队,保管队根据业务部门的出入库指令进行物资的出入库管理。仓库各库房也可以根据本仓库业务部门的物资调整命令进行相应物资的存储库房调整。物资出入库管理不仅要调用数据采集系统、还要调用仓库的车辆管理系统,安排物资作业车辆和司机(如图2、图3所示)。
2.2系统功能分析
目前军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物资信息管理、温湿度监控等子系统。物资管理包括数据采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物资查询、物资清查、物资维护保养、物资报废处理等功能模块;温湿度监控包括温湿度自动控制、温湿度数据查询和温湿度数据图生成等功能模块。
入库管理:入库管理主要负责处理采集的物资数据,根据物资的种类、批次、数量、质量、体积等参数进行分拣、计算出物资在货架中的具体存放位置,实现本库房所有货物位置数据的查询和运送,同时更新数据库。
出库管理:当仓库收到上级业务部分的调拨单后,出库管理根据去旧存新、先入先出的原则计算出出库的货位而后处理射频标签阅读采集的数据,如果货物和上级的调拨单一致,则生成出库单并更新仓库货位信息,同时更新自己的物资数据库。
物资清查:作为军用物资仓库,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仓库定期进行物资清查,并上报清查情况。物资清查功能,就是根据上级和本单位物资清查计划,合理安排叉车和仓库保管员,将清查的物资清单发送至仓库保管员的手持终端。仓库保管员依次读取需清查物资中的射频标签,并将实时读取的物资情况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比对信息实时显示,同时将清查报告发送至上级业务部门。
温湿度监控:利用分布在仓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仓库内温湿度数据,定时更新温湿度数据库,同时根据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判断是否进行降温除湿。如果温度和湿度高于标准,温湿度监控系统就将自动启动通风机和除湿机,进行降温除湿,温湿度恢复到合理水平时系统将自动将通风机和除湿机关闭。
物资倒垛管理:库存决策服务根据物资出入库情况和货位情况,做出倒垛决定。倒垛管理则根据现有物资和货位情况,依据方便快速收发物资的原则进行物资倒垛。
物资维护管理:军用物资分为新品、堪用品、待报废和报废品4种等级,每种等级的物资都有不同的维护保养要求,物资信息管理将根据物资的维护保养规定自动更新数据库,并根据每类物资的等级转换规则自动转换物资等级。库存决策管理服务将根据物资数据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形成物资维护保养方案。
物资数据采集:主要是依托射频标签技术,利用固定式或手持式电子标签阅读器,对物资进行扫描,获取物资的名称、质量、体积、性能等信息,更新数据库。
物资编码管理:为了实现仓储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制定统一的物资编码标准,对库存物资进行编码,并把编码信息写入射频标签,张贴在物资上,方便物资的管理。
2.3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对仓库管理业务流程的分析可见,军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数据采集、入库、出库、清查、温湿度监控等服务功能,系统的详细架构如图4所示。该技术架构,采用了先进的分层技术架构,技术层以业务流程管理引擎、文件接口引擎、数据同步引擎、报表管理引擎和等核心技术为底层平台,构建了物资信息管理、温湿度监控、分析决策管理的详细功能模块;在应用层的顶层,采用对界面和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多系统的统一入口。系统整体技术架构由硬件网络层、技术层、应用层、用户层4大部分组成,非常适用于军队系统。
硬件网络层: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与存储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局域网、光纤接入的网络;服务器与存储基础设施主要是仓储管理的各种服务器和存储设施,包括负载均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等。在基础设施层,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接入控制等网络安全措施,确保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可靠和可用。
技术层: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引擎、文件接口引擎、数据同步引擎和报表引擎等核心技术,负责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以及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工具。业务系统之间主要是通过导入导出XML介质文件的方式实现数据内容交换的(如图5所示)。这是一种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松耦合方式,有利于系统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应用层:主要包括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物资信息采集系统、物资报废处理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和车辆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其中包括遗留系统和新开发的系统,既保留原有系统,又集成开发了新的系统功能,达到了系统复用的目的,节约了开发成本。
用户层: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单击登录进入到系统中,用户的功能和查询数据的权限由用户权限认证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3结束语
目前,我军正处于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军用物资的管理信息化是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SOA的军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形成对军用物资体系的有效支撑,建立起一个覆盖面广,能够实时、动态的协同工作的平台,全面提升军用物资体系的管控能力,有效提升我军后勤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温平川,邹晓晖.基于SOA的社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12):765-769.
仓储管理系统篇4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具有智能货位管理功能的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研究)内容和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结合物流企业食品仓库管理实际,设计具有远程维护、智能货位管理功能的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最后完成毕业论文。
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内容涉及库存管理的全过程,包括收货、入库、库存、拣货、出库、结算、客户管理、报表、库存统计查询等等。
卸货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卡车、火车、船舶等运输工具运来的货物进行卸货作业和将卸下的货物进行搬运移动,并进行初步的分类。
入库管理是指对已经卸货的货物按品种、品名、材质、客户单位等标准进行详细理货并将货物按照一定顺序放置到仓库的指定位置,进行堆垛作业。
库存管理是指对堆放在仓库的货物进行管理,包括理货(整理需要堆放的货物)、码放(按照一定顺序将物品堆放在货垛上)、移库(改变原有货物的推放货垛)。
出库管理使指按照客户提货要求对将待提货物从仓库搬运并装货到卡车、火车、船舶等运输工具运出仓库。包括搬运和装车作业。
按照提货货物的重量和存储时间收取库存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包括入库费、出库费、置压费、转库费等费用。
对装上运输工具上的货物进行核查,若核对正确则放行。包括对货物的数量、重量和出库手续是否完备的检查。
结合对物流公司仓储系统流程的分析(见图),该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的具体内容如下:
仓储物流系统流程结构图
本系统完全基于web,在microsoftvisualstudio集成环境下开发,以access数据库系统作为后台数据管理工具,并结合运用了xml实现,其中的asp(activeserverpage)技术在对数据库进行动态查询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除了简单灵活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使用jscript,vb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创建网站的应用程序。
2)无须compile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
3)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
4)asp能与任何activexscripting语言相兼容。除了jscript或vbscript语言来设计外,还可通过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他脚本语言,譬如perl,tel等。脚本引擎是处理程序的com(componentobjectmodel)物件。
5)asp的源程序,不会被传到客户浏览器,因而可以避免所写源程序被他人剽窃,也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6)可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来生成客户端的脚本。
7)activexservercomponents(activex服务器元件)具有无限可扩充性。可以使用visualbasic,
java,visualc++等编程语言来编写所需要的activex服务器元件。
实现asp动态数据库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步:
1)设置数据库源名(dsn)。在windows9x或windows2000系统中,运行控制面板”//odbc数据源管理器”,按提示添加系统dsn”。
2)创建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
setconn=server.create0bject(adodb.connection”)。
3)调用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如:conn.open数据源名称”。
4)创建数据对象(数据集)。如:setrs=conn.execute(sql语句”)
5)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
6)关闭数据库对象和连接。
具有智能货位管理的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建立内外部的信息通信平台,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实现文档管理等。
就目前社会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加强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具体地说,主要有:
1、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2、节省运营成本:包括时间和纸张。
3、规范单位管理:把一些不够规范的工作流程变得井然有序。
4、提高企业竞争力:它能够提高贸易伙伴的合作效率,优化供应渠道。
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有更多的优势。
物资供应部门是企业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物资保障部门。正因为供应部门是关键的中转环节,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如何有效的把本单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及时、保质保量的供应上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讲,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加快物资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强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顺应了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化潮流,缩短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
设计(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
3月12号——3月15号,讨论系统要实现的总目标和总框架,划分具体工作,安排工作进度。写开题报告,任务书。
3月16号——3月22号,查找资料,根据自己的不同功能部分找到相关文献。选择安装和熟悉开发环境,安装好开发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编写系统分析报告,熟悉系统基本流程。
3月23号——4月20号,继续查找相关资料,画数据流程图,分析各个功能模块,修改和完善功能模块和数据流程图,进行数据库设计,进行输入输出设计及代码设计。完善数据库和统一数据库及代码格式。写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4月21号——5月30号,查找资料编写程序,在制作过程中调试运行,查看各个功能模块,改进不够完备的地方。分析各模块的情况,进一步改善,等待程序验收。根据程序撰写论文,确定论文的书写规范。
5月30号——6月5号,后期进一步完善论文,等待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周南,马云龙.基于b/s模式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2):68-71.
[2]张铎.物流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电子数据交换.物流技术与应用,1998,3(4):17-21.
[3]钟嘉鸣.基于asp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代计算机.2002,5:96-97.
[4]janaksingh.theimportanceofinformationflowwithinthesupplychain.logisticsinformationmanagement,1996,9(4):28-30.
[5]梅晓勇,孙建平,肖政宏.基于动态规则构造的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机发展,2002,(6):12214.
仓储管理系统篇5
关键词:rfid;仓库管理系统;实时库存
abstract:byintegratingrfidtechnologywiththe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inthethirdpartylogistics,aswellaswithcomputernetworkcommunicationandtheintelligencecontroltechnique,weimprovetheoriginal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s.thenewsysteminsurethesynchronizationbetweeninformationandgoods,thusraisestheefficiencyoflogisticsperformancewhiledecreasethelogisticscost.
keywords:rfid;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realtimeinventory
0引言
目前,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managementsystem,wms)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在物流营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wwW.lw881.com但是,各种仓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各个物流中心,其物流水平还有着很大的提高空间。按照gartnergroup的研究,如果将wms按照层次水平分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等级:
提供与仓库的存货相关的信息;
管理仓库内货品移动及相关的过程;
实时监控仓库内库存及员工操作过程;
在供应链的层面上,对所有资源及库存进行监控,使信息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可见;
针对完整供应链的分析和决策。
我们本次研究的方向就是如何将仓库管理系统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层次等级。
1仓库管理现状
在我国,很多仓库管理系统已经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入库、出库及库存管理等基本功能,但也只能算是接近或者达到了第一层次水平。但是如何将库存管理与操作过程通过系统精确的管理到仓库中每一个角落中的每一件货品的状态,即wms的第二层次水平上的欠缺。以笔者所实施的某著名电子企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例,在系统改进前,主要作业任务都是基于人工作业,作业效果完全取决于仓管员的个人能力和经验,仓库管理系统只是在仓库业务完成后对作业内容和库存信息的记录,且系统库存经常出现差异。整个仓库出入库流程还是很传统的业务流程,只能对业务单据进行简单的管理,对操作过程没有任何管控。如图1所示,其入库作业主要分三部分:
(1)入库订单:在入库前根据传真和电子邮件的方式获得入库订单,然后将订单信息手工输入到wms系统。
(2)收货管理:在货品到达仓库时,根据接收到的入库订单信息对货物进行清点,清点完成后在与送货司机签订收货单。同时安排仓管员将货物搬放至仓库内货位中。
(3)系统入库确认:在收货作业完成后,根据实际收货数量对入库单进行修改,并确认入库单;系统库存增加。
可以看出,入库作业只在系统中做入库状态和库存记录外,整个过程完全基于人工控制,与原始出库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同样:
(1)出库通知单:接到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发送来的出库通知单,并将通知单信息手工输入到wms系统。
(2)备货管理:根据出库通知单,保管员凭借个人记忆在仓库中找寻需要出库的货物,并将其分拣到出库月台上。
(3)装车检查:检验员根据出库通知单信息对已分拣出的货品进行清点确认,确认无误后在管理系统操作当前出库通知单,使其状态为已备货,并打印装车签收单。
(4)出库确认:在车辆到达时进行装车,由送货司机签收货物后对该出库单进行确认,系统库存减少。
在这种比较原始的管理作业下,整个作业效果完全依赖于保管员的经验及个人能力,在仓库业务繁忙的旺季,出错率居高不下,工作效率不高,业务的可扩展性不高,基于这种模式下的仓储管理系统只能进行非实时的库存管理,无法满足该著名电子企业奥运战略的需要。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将rfid技术、无线扫描技术、edi数据交互等技术引入到仓库管理系统(wms)中,并通过仓库管理系统对仓库内部货物移动及相关操作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使将仓库的管理水平提高到第四级的应用层次,同时,使之能够在与供应链中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结合的基础上,能够适时而容易的扩展第五级应用水平层次。
2系统改进方案
在仓库现有网络设备基础上进行规划后,系统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手持终端扫描系统、rfid标签读写系统、主机管理系统四部分组成:数据库服务器接入局域网,提供数据存储功能;手持终端总仓库的用户通过局域网连接访问系统,应用服务器也通过局域网访问数据库;无线路由接入局域网供无线手持终端接入网络使用;仓库出库区和入库区架设rfid阅读器并与管理主机通过usb口连接,主机接入局域网,可调用管理程序。在货品进出仓库时,rfid阅读器可自动读写货品上的rfid标签信息。
3系统功能改进
按照设计,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模块:入库作业、出库作业、绩效考核、edi数据交换。接下来分别讨论各个模块部分。
3.1入库流程
(1)rfid收货:在车辆到达后,搬运货品托盘进入仓库入库区;当货品通过入库区rfid阅读器的时候,阅读器自动从货物包装上的rfid标签信息中读取货品信息,并将所读取的信息返回给管理主机,管理主机系统检查当前货品信息及来源单号,并自动分配上架储位,将储位信息通过rfid阅读器写入每一件货品包装上的rfid中。
(2)收货单:管理主机系统将入库的货品计数数量信息及对应单号以收货单的形式打印出来。
(3)到货确认:仓库保管在收货单上签字后交给送货人,表示确认货已收到后。
(4)打印上架指示单:管理主机系统将入库的货品数量信息及自动分配的上架储位以上架指示单的形式打印出来。
(5)上架作业:仓库保管按照上架指示单上所指示的储位,把货品从入库区移动到上架储位中。
仓储管理系统篇6
当今时代物流产业在不断地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推广,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将原有的独立的各个物流环节有效地集中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地满足仓储物流服务的要求,同时也使得仓储物流的管理更加自动化、高效化和即时化。本研究基于此,主要分析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希望所得结果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研究。
关键词:
仓储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1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1仓储业务的受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是物流公司对于客户仓储业务进行受理的模块,它能够对相关的仓储业务进行保存和配送,是运输业务管理的基础。所以公司的仓储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仓储业务的申请,对仓储业务的受理进行操作和判定,这能够为相关的物流入库做好准备工作。而仓储业务的受理模块可以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登记,同时也能够对货物的储存信息进行记录,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管理的工作。同时,仓储业务的受理模块还需要对未安排仓库管理的方案和仓储业务进行相关的维护。
1.2入库作业模块入库作业模块,能够根据业务受理的清单将详细的入库信息进行一一罗列,然后通过相关的审查和确认,根据客户的相关要求或货物的相关性质,选择合适的仓库进行入库处理。它能够根据仓位的占用信息进行仓位的合理分配,也可以对仓库信息进行修改,进而将相关的实际操作进行完善[1]。这个模块可以同时生成入库货物的明细通知,及较为详细的作业流程。入库管理能够对入库货物进行明确的通知,同时也有助于对管理的维护和打印,在维护的同时可以对仓库的信息作出相应的修改。
1.3库存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负责对多种物料的收发存放进行管理,它能够实时地对入库作业的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处理,而出库的作业管理系统能够为其提供必要的数据,能够使其更好地对入库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详细地对库存的实际动态变化进行了解。这一功能模块涉及了收发存管理,能够对库存的状况进行合理分析,还能做好分类管理和呆滞物料的管理。收发存管理能够对某一时间段的详细物流信息状况进行确认,而且还能够对当前的库存量等信息进行显示并予以打印[2]。分析库存状况,能够根据库存中的现有量和计划收到量、已分配量等进行相关的库存信息的确认。而分离管理对于库存的货物能够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并做好管理工作,呆滞物料的管理可以为其提供库存积压的货物品种,积压的货物数量和相关的积压金额,以便于做好及时的处理工作。
1.4出库作业管理模块仓库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和实际的库存情况,提前做好相关的出库准备工作。确定出库以后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的出库货物明细通知单的确认,同时对仓库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做好配送业务信息和运输业务信息的修改工作,完成相关的出库作业,对于出库的申请进行审核,以便于最大程度上保证出库货物的正确无误。出库管理需要根据出口货物的明细通知,相关的维护管理。在维护的过程中,对于仓库的信息和配送业务的信息应该作出相关的修改。
2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1建立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数据库,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数据库表的建立,需要通过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因此需要记录的信息主要涉及物品的基本信息、仓库的基本信息、仓库的操作信息等。物品的基本信息主要涉及物品的编号和名称,物品的出厂信息,物品的种类和规格,物品的等级和所属。而物品的编号信息是一个主要的信息,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物品列表,以此来标注存储物品的相关信息。同时也需要在物体的基本信息当中,加入物品的生产厂商和物品的种类以及物品的所属客户。物品厂商表当中应该包含生产厂商的名称和代号,物品种类当中应该涉及物品的名称和代号,而客户列表当中应该涉及客户的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这样设计就能够完全将表格之间的条理理顺。同时也需要做好仓库基本信息,这主要用于对职工的基本信息和仓库人员管理表进行确定和记录。还要做好仓库的操作信息,它主要应用于储存、入库和出库的移动操作记录。同时也能够用于对当前仓库中所储存的物品的记录,对于员工增删情况和人事变动情况能够明确。入库表当中应该对物品的编号和入库时间进行详细的,同时也要涉及经手人和存放地点,主要以物品的编码和入库时间联合起来作为主键,出库表当中应该对物品的编码进行记录,同时也需要记录到出库时间和经手人,而物品的编码和出库时间联合起来作为主键。除此之外,系统当中还应该涉及用户的登录信息和记录用户的登录信息功能。登录信息列表当中应该涉及登录的用户名和用户的密码,而登录名没主键。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在登录界面设计密码和存储数据库的时候,系统需要采用MD5进行加密。
2.2数据库中表的关系数据库中表,描述了数据库中的所有表和这些表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表之间的触发器、约束何谓程序设计的存储过程,本研究当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罗列。而数据库中表的关系,请参见图1。
3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进行讨论,阐述了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思路,在产品同质化和渠道同质化的背景下,明确了物流信息化当中的效益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现代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仓储企业进行相关工作的操作系统,能够方便企业的相关操作,便捷了其工作的时效性,提高了准确性,因此其发展的前景十分明朗。
参考文献:
[1]廉小亲,翁贻方.基于电子标签的仓储物流控制及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26(10):527-529.
【仓储管理系统(6篇) 】相关文章: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2024-09-14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9-04
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8-26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 2024-08-14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仓储与配送(6篇) 2024-09-18
仓储管理系统(6篇) 2024-09-18
仓储主管履职报告(6篇) 2024-09-18